龍鼎
基本解釋
(1).以龍為飾之鼎。 南朝 梁 劉潛 《謝鄱陽王賜缽啟》:“珍窮貨貢,製極范金,用貴寶樽,文包龍鼎。” 唐 王維 《為畫人謝賜表》:“髮衝鶡冠,力舉龍鼎。” 趙殿成 箋注:“ 張載 《榷論》:‘孱夫與 烏獲 訟力,非龍文赤鼎無以明之。’” 清 方文 《偕周兼三潘江如游焦山》詩:“龍鼎自 周 年更遠,隺銘疑 晉 字何工。”
(2).《史記·封禪書》:“ 黃帝 采 首山 銅,鑄鼎於 荊山 下。鼎既成,有龍垂胡髯下迎 黃帝 。”后因以“龍鼎”為帝王崩殂之典。《舊唐書·穆宗紀論》:“ 元和 之政,幾致昇平。鴟梟方革於好音,龍鼎俄傷於短祚。” 清 丘逢甲 《將之南洋留別親友》詩之五:“虛無龍鼎訛 黃帝 ,鄭重麟書拜素王。”
成語(Idiom):龍鼎
發音(Pronunciation):lóng dǐ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權力和地位高峻穩固,如同龍一樣威嚴的地位。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龍,古代神話中的神獸,象征著權力和威嚴;鼎,古代炊具,象征著地位和穩固。龍鼎合成的成語“龍鼎”形象地比喻權力和地位高峻穩固,無可動搖。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人或事物的地位穩固、權力威嚴,也可以用來贊美有著高尚品質的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相傳,古代有一位名叫魯班的木匠,他制作了一座形狀像龍的巨大鼎。這個鼎受到了國君的贊賞,被視為國家權力的象征。后來,人們就用“龍鼎”來比喻權力和地位的高峻穩固。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形容詞+名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在公司中的地位如同龍鼎一般,無人可以撼動。
2. 這位教授的學術造詣高深,堪稱學界的龍鼎。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聯想“龍鼎”這個形象,想象一條威嚴的龍盤踞在一座穩固的鼎上,象征著權力和地位高峻穩固。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了解中國古代神話中關于龍和鼎的故事,以及其他類似的成語,如“金鼎玉石”、“龍馬精神”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對我們的教育就像一座龍鼎,讓我們受益匪淺。
2. 初中生:班長的領導能力就像一座龍鼎,讓我們團結有力。
3. 高中生:這位科學家的成就如同龍鼎,為國家做出了巨大貢獻。
4. 大學生:這個企業的市場地位穩固如同龍鼎,具有巨大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