罪辱
成語(Idiom):罪辱(zuì rǔ)
發音(Pronunciation):zui4 ru3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受到極大的侮辱和恥辱。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罪辱一詞由兩個漢字組成。罪表示行為不當或錯誤,引起道義上的譴責;辱表示受到侮辱和羞辱。罪辱的基本含義是指一個人或一個集體因為自己的過錯或錯誤行為而遭受到極大的侮辱和恥辱。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罪辱這個成語常用于描述某人因為自己的過錯或錯誤行為而受到嚴重的懲罰或侮辱的情景。可以用來形容在道德、社會或個人層面上的嚴重恥辱和羞辱。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罪辱一詞最早出自《左傳·哀公十四年》:“罪辱之言,不可聽也。”這句話出自春秋時期左丘明所著的《左傳》。在古代,人們非常注重個人的名譽和尊嚴,因此罪辱成為了一種非常嚴重的社會懲罰。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語 + 犯罪者 + 罪辱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因為貪污受賄,最終遭到了罪辱的下場。
2. 這個欺騙百姓的官員終于被揭發,為自己的罪行付出了罪辱的代價。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罪辱這個成語與“犯罪者”聯系起來,因為犯了罪才會受到罪辱的懲罰。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與罪辱相關的成語,如“罪不容誅”、“罪大惡極”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因為作弊被老師罰站,感到很罪辱。
2. 初中生:那個學生在全校面前跌倒了,感到非常罪辱。
3. 高中生:他因為考試作弊被學校開除,經歷了一次巨大的罪辱。
4. 大學生:他因為涉嫌抄襲被學術界廣泛批評,遭受了嚴重的罪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