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撝
成語(Idiom):指撝
發音(Pronunciation):zhǐ huī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摘、揭露。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指撝原指用手指頭夾住虱子,比喻揭露或批評別人的錯誤或缺點。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可以用于形容揭露或批評他人的錯誤或缺點的場合,也可以用于表示揭露事實真相的場合。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晉書·郗超傳》中有一則故事:郗超是晉代的宰相,他曾經在朝廷上揭露了一位官員的貪污行為,引起了眾人的震動。后來,有人向郗超問起他為什么揭露那位官員,郗超回答說:“我揭露他的錯誤,就像用手指頭夾住虱子一樣,讓人們看清他的真面目。”這個故事后來成為了“指撝”的來源。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動賓式。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毫不留情地指撝了那位貪官的罪行。
2. 這篇報道揭露了一起丑聞,真是指撝到了點子上。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指撝”與用手指頭夾住虱子的形象聯系起來,幫助記憶其含義為揭露或批評。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類似含義的成語,如“指桑罵槐”、“指鹿為馬”等,可以進一步豐富詞匯。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8歲):老師揭露了同學作弊的事情,真是指撝到了他。
2. 初中生(14歲):我們應該勇于指撝不公平的現象,為正義發聲。
3. 高中生(17歲):媒體揭露了政府官員的腐敗行為,讓人們看清了他們的真面目,真是指撝到了點子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