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是
基本解釋
猶從此。 南朝 宋 劉敬叔 《異苑》卷三:“ 涼州 西有 沙山 。俗云有覆師於此者,積尸數(shù)萬,從是有大風吹沙覆其上,遂成山阜。”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規(guī)箴》:“ 元帝 過 江 猶好酒, 王茂弘 與帝有舊,常流涕諫帝,許之,命酌酒一酣,從是遂斷。”
成語(Idiom):從是(cóng shì)
發(fā)音(Pronunciation):cóng shì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堅持正義、不屈服于壓力或誘惑。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從是是一個表示堅持正義、不屈服于外界壓力或誘惑的成語。它強調(diào)了個人的堅定意志和原則,不被其他人或環(huán)境所左右。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從是常用于表達一個人堅守原則、不隨波逐流的品質(zhì)。它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在面對誘惑或困境時堅定不移,堅持自己的信念和行為準則。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從是這個成語最早出現(xiàn)在《論語·述而》一章中。當時,孔子的學生顏回問他:“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余力,則以學文。’”(《論語·述而》)。孔子回答說:“‘吾從周。’”(《論語·述而》)。從是這個成語就是從這段對話中演化而來的。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從是由兩個漢字組成,分別是“從”和“是”。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始終從是,堅持自己的原則。
2. 面對困難,我們要從是,不屈服于壓力。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從是記憶為“從”字后面跟著“是”字,表示從一個原則、信念出發(fā),堅持不變。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通過閱讀相關的故事、文章和詩歌來深入理解和運用從是這個成語。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要從是,不做作業(yè)也不能玩游戲。
2. 初中生:作為一名學生,我們應該從是,不向考試作弊低頭。
3. 高中生:無論在什么情況下,我都會從是,堅守自己的原則。
4. 大學生:大學生活中會遇到各種誘惑,但我們要從是,不迷失自我。
5. 成年人:在職場上,我們要從是,堅持做正確的事情,不被利益所驅(qū)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