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舶庫
基本解釋
舊時存放進口物資的官庫。 宋 蘇軾 《繳詞頭奏狀·陳繹》:“右臣等勘會 陳繹 知 廣州 日,私自取索用市舶庫乳香斤兩至多,本犯極重,以元勘不盡,至薄其罪。”
成語(Idiom):市舶庫
發音(Pronunciation):shì bó kù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商船舶運輸和貨物貯存的地方,也泛指商船舶運輸業務。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市舶庫是由“市”、“舶”和“庫”三個字組成的成語。其中,“市”指市場、商業活動,“舶”指商船舶運輸,“庫”指貨物貯存的地方。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明代,用來形容商業繁榮、貿易興盛的景象。后來,這個成語也被用來泛指商船舶運輸業務。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市舶庫這個成語在現代漢語中使用較少,更多地被用來描述歷史時期的商業繁榮和貿易興盛。可以用于歷史教育、文化研究等相關領域。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市舶庫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明代的小說《水滸傳》中。故事中,梁山泊的宋江等好漢在攻打曾頭市時,發現曾頭市的市舶庫中堆滿了珍寶和財富。這個情景形象地展示了曾頭市商業繁榮和貿易興盛的景象,因此形成了這個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市舶庫的結構是“名詞 + 名詞 + 名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在古代,市舶庫是商業繁榮的象征。
2. 這個城市的市舶庫吸引了大量的商賈前來交易。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市舶庫”與商業繁榮和貿易興盛的景象聯系起來,加深記憶。可以想象一個滿載珍寶和財富的市舶庫,以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商業、貿易相關的成語,如“云銷雨霽”、“騰蛟起鳳”等,以擴大詞匯量和加深對中國文化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市舶庫里有很多寶藏,我想去探險。
2. 初中生:我們學習歷史的時候,老師說過市舶庫是商業繁榮的象征。
3. 高中生:市舶庫的出現反映了古代貿易的興盛和城市的繁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