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監
基本解釋
明 代所設管理皇室內務的十二個衙門,各有掌印太監一員。 明 劉若愚 《酌中志·內臣職掌紀略》:“皇 明 祖訓所載,設立內府衙門,職掌品級,立法垂后,亦盡善盡美……按內府十二監:曰司禮、曰御用、曰內官、曰御馬、曰司設、曰尚寶、曰神宮、曰尚膳、曰尚衣、曰印綬、曰直殿、曰都知。”參閱《明史·職官志三》。
成語(Idiom):十二監
發音(Pronunciation):shí èr jiā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十二個監察機構,也指監察的全面、嚴密。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十二監是指古代中國的監察機構,它們負責監督官員的行為和履職情況。這個成語也可以用來形容監察的全面和嚴密,意味著對某個事物或某個人的監督程度非常高。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用十二監來形容對某個事物或某個人進行全面、嚴密的監督。例如,在公司里,領導可以說要對員工的工作進行十二監,意味著要對員工的工作進行全面監督,確保工作的質量和效率。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十二監最早出現在《漢書·百官公卿表》,意指漢武帝時期的十二個監察機構。這些機構負責監察地方官員和各級官員的行為,以防止腐敗和濫用職權的現象。后來,這個成語也被用來形容對事物或人進行全面、嚴密的監督。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十二監是由“十二”和“監”兩個漢字組成的,其中“十二”表示數量,表示十二個監察機構;“監”表示監察、監督的意思。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領導要對這個項目進行十二監,確保項目的順利進行。
2. 這個學校的教學質量一直很高,因為學校對教師的教學工作進行十二監。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十二監”這個成語與監察機構聯系起來,想象有十二個監察機構在對某個事物或某個人進行全面、嚴密的監督。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了解更多關于中國古代監察制度的知識,了解古代監察機構的具體職責和作用。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每天都對我們的學習進行十二監,確保我們都能掌握知識。
2. 初中生:我媽媽對我的作業進行十二監,每天都要檢查我寫得是否認真。
3. 高中生:學校對學生的課外活動進行十二監,確保學生有充分的發展空間。
4. 大學生:公司對員工的工作進行十二監,要求大家高效完成任務。
5. 成年人:政府對食品安全進行十二監,確保市民的健康和安全。
希望以上的學習指南能幫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記憶“十二監”這個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