勾頭探腦
基本解釋
探頭探腦。 碧野 《沒有花的春天》第四章:“這老太婆正在大門口勾頭探腦地張望著的時候,突然給小老頭發現了。”
成語(Idiom):勾頭探腦 (gōu tóu tàn nǎo)
發音(Pronunciation):gōu tóu tàn nǎo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人好奇心強,喜歡探究別人的隱私或秘密。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勾頭探腦意為用頭部探索、窺視別人的內心或秘密。這個成語常用來形容那些好奇心強,喜歡探究他人隱私或秘密的人。它有時也可以用來形容那些喜歡窺探他人思想的人。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這個成語常用于描述那些喜歡窺探他人隱私或秘密的人,也可以用于警示他人不要過分干涉他人的私事。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紅樓夢》中有一位名叫賈寶玉的人物,他非常好奇,喜歡探究他人的隱私和秘密。在小說中,有一次賈寶玉被人發現他在偷聽別人的談話,被人戲稱為“勾頭探腦”。這個故事成為了這個成語的起源。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這個成語由兩個詞組成,分別是“勾頭”和“探腦”,表示用頭部探索、窺視別人的內心或秘密。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她總是喜歡勾頭探腦,不停地問我一些私人問題。
2. 他是一個勾頭探腦的人,經常窺探別人的隱私。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來記憶這個成語。想象一個人彎腰低頭,用頭部向前伸出去,好奇地窺視別人的腦袋,就可以聯想到“勾頭探腦”的意思。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你還可以了解其他與好奇、窺探有關的成語,如“打聽風聲”,“窺豹一斑”,擴展你的成語知識。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不喜歡和那個勾頭探腦的同學一起玩,他總是問我很多私人問題。
2. 初中生:那個班里的勾頭探腦,經常窺探別人的手機和聊天記錄。
3. 高中生:我們班有一個勾頭探腦的同學,他總是喜歡打聽別人的成績和考試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