螓首
成語(Idiom):螓首
發音(Pronunciation):qín shǒu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頭部被螓蛉咬傷,比喻受到損害或受到打擊。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螓首一詞出自《莊子·外物》:“螓首蛾眉,刺股懸懸,凡夫俗子,不可與同患難。”其中,“螓首”指的是頭部被螓蛉咬傷,而“刺股懸懸”指的是大腿被針刺傷。這個成語比喻受到傷害或打擊,形容遭遇困難或挫折。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螓首一詞多用于形容個人或團體在遭遇困境、遭受挫折時的心理狀態。可以用于表達自己在困難時依然堅持不懈,不屈不撓的精神。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據說,螓首一詞的由來與戰國時期的故事有關。當時,齊國的將領田忌與韓國的將領孫臏進行賽馬比賽。田忌的馬比孫臏的馬稍遜一籌,于是田忌采用了“螓首蛾眉”之計,讓自己的馬在比賽前被螓蛉咬傷,讓孫臏的馬低估了田忌的實力。最終,田忌成功地戰勝了孫臏,取得了勝利。這個故事成為了“螓首”的來源,并且逐漸演變為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螓首的結構是“螓首”。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在生意失敗后,他的信心受到了螓首。
2. 面對挫折,我們不能螓首,要堅持下去。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螓首”與“頭部被螓蛉咬傷”聯系起來,形象地想象自己的頭部被咬傷的情景,以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了解田忌與孫臏的賽馬故事,以及其他與堅持、困難相似的成語,如“堅持不懈”、“一蹶不振”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在考試中遇到了很多難題,但我不會螓首,我會努力解決它們。
2. 初中生:在參加比賽時,我遇到了很多困難,但我不會螓首,我要堅持到底。
3. 高中生:在準備高考的過程中,我遇到了很多挫折,但我不會螓首,我會繼續努力。
希望這個學習指南對你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