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患
基本解釋
(1).處事的四患。指叨、貪、很、矜。《莊子·漁父》:“所謂四患者:好經大事,變更易常,以掛功名,謂之叨;專知擅事,侵人自用,謂之貪;見過不更,聞諫愈甚,謂之很;人同于己,則可,不同于己,雖善不善,謂之矜。”
(2).致政的四患。指偽、私、放、奢。《后漢書·荀悅傳》:“致政之術,先屏四患。一曰偽,二曰私,三曰放,四曰奢。偽亂俗,私壞法,放越軌,奢敗制。”
(3).指財、色、名、勢。 宋 邵雍 《男子吟》:“財能使人貪,色能使人嗜,名能使人矜,勢能使人依。四患既都去,豈在塵埃里。”
(4).佛教語。以生、老、病、死為人生四患。
成語(Idiom):四患
發音(Pronunciation):sì huà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四種病痛或困擾。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四患指的是生活中常見的四種病痛或困擾,包括疾病、貧窮、愚蠢和惡習。這四種患難都是人們生活中常見的問題,它們給人們的身心健康、經濟狀況、智慧和品德帶來困擾和傷害。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四患這個成語常常用來形容人們生活中的各種困擾和困難,可以用于各種場合,比如寫作、演講、討論等。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論語·衛靈公》中有一則對話記載了孔子對學生曾子的教導。曾子問孔子什么是仁,孔子回答說:“愛人。”曾子又問什么是知,孔子回答說:“知人。”曾子接著問什么是信,孔子回答說:“言必行。”最后曾子問什么是四患,孔子回答說:“貧窮、疾病、惡習、愚蠢。”這就是“四患”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四患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其中“四”表示數量,表示四種病痛或困擾,“患”表示痛苦或困擾。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一生都在為擺脫四患而奮斗。
2. 他的家庭遭受了四患的困擾,生活十分艱難。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
1. 將四患分別與數字“四”聯系起來,幫助記憶。
2. 可以將四患與常見的生活困擾聯系起來,形成圖像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四患相關的成語或詞語,如“窮途潦倒”、“病入膏肓”、“智慧”、“品德”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們班上的一個同學家庭貧窮,又生病了,真是四患纏身。
2. 初中生:四患困擾著我們每個人,我們要努力學習,改掉壞習慣。
3. 高中生:四患是人生中不可避免的困擾,我們要學會應對和克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