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柘
基本解釋
即甘蔗。《增一阿含經·聽法品》:“我家中種粳米一根上生,收拾得一斛米,飯以干柘之漿,極為香美。” 唐 玄應 《一切經音義》卷十一:“干柘……或作甘蔗,或作竿蔗。此既西國語,隨作無定體也。”
成語(Idiom):干柘
發音(Pronunciation):gàn zhùo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事物已經完全破損、毀壞,無法修復或恢復原狀。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干柘是由“干”和“柘”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其中,“干”表示事物已經干燥、枯萎、毀壞等含義;“柘”表示樹木的樹干。兩個字合在一起形成了干柘這個成語,表示事物已經完全破損、毀壞,無法修復或恢復原狀。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干柘這個成語通常用來形容事物已經徹底毀壞、無法修復的情況。比如,可以用來形容一座建筑物因為年久失修而倒塌,或者形容一件物品因為使用不當而損壞無法修復。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干柘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莊子·秋水》一篇文章中。文章中描述了一個人在一棵樹上刻字,結果樹木因為長時間的風吹日曬而干枯,最終徹底毀壞無法修復。這個故事寓意著事物如果長時間遭受破壞,就會變得無法挽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干柘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古老的建筑已經年久失修,現在已經變成了一堆干柘。
2. 這輛車發生了嚴重的車禍,變成了一輛干柘,無法修復。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干柘”聯想為一棵樹木干枯的樣子,表示事物已經完全毀壞無法修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類似含義的成語,比如“殘破不堪”、“一蹶不振”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這個玩具被我弄壞了,現在變成了一個干柘。
2. 初中生:這本書的封面被撕破了,現在看起來像一本干柘。
3. 高中生:這個國家經歷了長時間的戰爭,已經變成了一個干柘,需要重新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