锃明發亮
成語(Idiom):锃明發亮
發音(Pronunciation):zèng míng fā lià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物體光亮如新,閃耀奪目。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锃明發亮是由“锃”、“明”、“發亮”三個詞組成的成語。其中,“锃”表示物體光亮如新的狀態,“明”表示明亮、清晰,“發亮”表示物體反射出的光亮。锃明發亮形容物體表面光潔、明亮,給人以耀眼的感覺。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锃明發亮通常用來形容物體表面清潔、光亮,比喻事物煥然一新,充滿活力。可以用于形容家具、器物、珠寶等物體的光亮程度,也可以用來形容人的衣著整潔、容光煥發。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成語“锃明發亮”最早出現在明代文學家馮夢龍的小說《警世通言》中。故事講述了一個人因為貪圖便宜買了一件锃亮的銅鏡,鏡子上貼有字跡。他以為鏡子質量好,卻不知道字跡是為了掩蓋銅鏡的瑕疵。后來,他發現銅鏡的瑕疵,感到非常后悔,從而形成了“锃明發亮”的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形容詞+形容詞+動詞+形容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輛新車锃明發亮,看起來非常耀眼。
2. 她今天的衣服锃明發亮,整個人都散發出自信的光芒。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锃明發亮”類比為一個銅鏡,銅鏡表面光亮如新,反射出明亮的光芒。可以通過想象銅鏡的光亮來記憶該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形容物體光亮的成語,如“光彩照人”、“光輝奪目”等,可以擴展詞匯量,豐富表達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今天把新買的鉛筆盒擦得锃明發亮,老師夸獎了我。
2. 初中生:他的鞋子擦得锃明發亮,好像剛買回來一樣。
3. 高中生:她的演講稿寫得锃明發亮,內容有條不紊,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