銖錙
成語(Idiom):銖錙 (zhū zī)
發音(Pronunciation):zhū zī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非常小的事物或微小的差別。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銖錙是一個古代計量單位,是一種非常小的度量單位。這個成語形容事物非常微小,差別極其細微,強調對細節的關注。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通常用于形容對事物追求極致,追求完美,對細節要求非常高的人或事物。也可以用來形容對差別非常敏感,非常注重細微差別的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銖錙一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國的秦朝。秦朝時期,銖錙是一種非常小的度量單位,用來稱量貴重物品。這個成語源自《孟子·公孫丑上》:“寸有所長,尺有所短。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故曰‘銖稱寸量’,稱財者也。”意思是說,寸有長短之分,尺有長短之別,物品有不足之處,智慧也有不明之處。因此,稱量財物的銖錙也代表了對細微差別的關注。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銖錙是一個雙音節的成語,由兩個單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對細節非常銖錙,每次都要仔細檢查。
2. 這家餐廳對食材的選取非常銖錙,只使用最頂級的原材料。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聯想成"珠子",珠子非常小巧精致,象征著對細節的關注。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更多與細節相關的成語,如"一絲不茍"、"一毛不拔"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媽媽做飯的時候,對調料的用量非常銖錙,每次都要按照食譜上的分量來。
2. 初中生:我們班上的班長對學生的作業批改非常銖錙,每次都會仔細檢查每一處錯誤。
3. 高中生:老師對我們的論文要求非常銖錙,不僅要求內容準確無誤,還要求語言表達精細。
4. 大學生:在科研實驗中,我們對數據的采集和分析非常銖錙,每一步都要非常小心謹慎。
5. 成年人:我在挑選禮物的時候非常銖錙,希望能夠找到最合適的禮物來表達我的心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