囚俘
基本解釋
(1).俘虜。《左傳·昭公十三年》:“ 平子 怒,令見 費 人執之,以為囚俘。”《資治通鑒·唐高祖武德五年》:“今宜悉解其囚俘,慰諭遣之。”
(2).捕獲俘虜。《三國志·吳志·周瑜傳》:“梟其渠帥,囚俘萬餘口。”
成語(Idiom):囚俘
發音(Pronunciation):qiú fú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被捕獲并關押的人。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囚俘是由“囚”和“俘”兩個詞組成的成語,其中“囚”指被監禁、被囚禁,而“俘”指被敵人俘獲。囚俘的基本含義是指被捕獲并關押的人。這個成語常常用來形容被敵人或對手俘虜的人,也可以用來形容被困在某種境況或環境中無法自由的人。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囚俘這個成語可以用在描述戰爭、犯罪、困境等情境中。比如,你可以用它來形容一個人在困境中無法自拔,或者形容一個國家被敵人俘虜。此外,囚俘也可以用來比喻被某個人或某個事物束縛住,無法自由發展。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囚俘這個成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左傳》中的一則故事。故事講述了一個叫做晉獻公的國君在與楚國交戰時被俘虜。楚國國君問晉獻公:“你敢不敢再次進攻我的國家?”晉獻公答道:“我敢。”楚國國君聽后釋放了晉獻公,并說:“你敢再次進攻我國,我就會將你俘虜。”這個故事中的“囚俘”成語就是由此而來。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囚俘是一個動賓結構的成語,其中“囚”作為動詞,意為“囚禁”;而“俘”則作為賓語,意為“被俘獲的人”。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在這場戰爭中,許多士兵成為了囚俘。
2. 這個小偷被警察抓獲后成了囚俘。
3. 他被困在這個城市,就像是一個囚俘一樣。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的方式來記憶這個成語。你可以想象一個人被困在一個大籠子里,無法逃脫,就像是一個囚俘一樣。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
1. 了解更多關于戰爭、犯罪、困境等方面的詞匯和成語,以便更好地理解和運用囚俘這個成語。
2. 學習相關的歷史故事和典故,了解囚俘在歷史上的應用和意義。
3. 閱讀相關的文章、小說或新聞報道,尋找囚俘這個成語的實際應用場景,并提高對成語的理解和運用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小學生:小明在玩捉迷藏的時候被抓住了,成了囚俘。
初中生:這個國家在戰爭中被敵人俘虜,成了囚俘。
高中生:他在這個公司里被重重的規則束縛著,感覺自己成了囚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