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故
成語(Idiom):雖故(suī gù)
發音(Pronunciation):suī gù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盡管如此,雖然如此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表示盡管有某種情況或原因存在,但仍然有另外一種情況或原因。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表達一種對比關系,強調盡管有不利的因素或情況存在,但仍然要堅持或做某件事情。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左傳》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編年體史書,其中記載了春秋時期的歷史。在《左傳》中有一則關于孔子的故事。孔子的學生顏回對孔子說:“我聽說您在魯國的時候,受到了很多人的冷落和排斥,但您依然堅持教學,為什么?”孔子回答說:“雖然我在魯國受到了很多困難和阻礙,但我仍然要堅持傳播我的學說。”這個故事成為了“雖故”這個成語的來源。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雖故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其中“雖”表示“盡管”或“雖然”,“故”表示“原因”或“情況”。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雖故天氣不好,但是我們還是要出發旅行。
2. 雖故有困難,但我們不能放棄努力。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雖故”與“盡管如此”或“雖然如此”這樣的表達進行關聯記憶,幫助記住其基本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雖故”類似的成語,如“雖小必做”、“雖遠必誅”等,以擴展對于對比關系的表達。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雖故下雨,但我還是要去參加運動會。
2. 中學生(13-18歲):雖故考試很難,但我會努力復習。
3. 大學生(19-22歲):雖故有很多課要上,但我還是要找時間參加社團活動。
4. 成年人(23歲以上):雖故工作很忙,但我會盡力保持平衡,照顧家庭和工作。
希望這個關于“雖故”的學習指南能夠幫助你更好地理解和運用這個成語。祝你學習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