鸛鳴
成語(Idiom):鸛鳴(guàn míng)
發音(Pronunciation):guàn mí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鸛鳥鳴叫,形容聲音高亢激昂,意味著表達出人們內心的豪情壯志。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成語“鸛鳴”源自于《楚辭·離騷》中的一句詩:“鸛鳴于九皋,聲聞于天。”意思是鸛鳥在九皋山上鳴叫,聲音傳到天上。這個成語形容聲音高亢激昂,表達出人們內心的豪情壯志。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豪情壯志、氣勢磅礴的場合,比如形容演講時聲音洪亮有力、表達出強烈的意志和決心。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據傳,古代有一位名叫子鸛的學者,他的聲音洪亮激昂,很有魅力。有一天,他在山上吟詩作對,聲音傳遍九皋山,甚至傳到了天上,引起了天神的注意。天神被他的聲音所吸引,賜予他無上的智慧和學問。后來,人們就用“鸛鳴”來形容聲音高亢激昂的場景。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謂結構,由“鸛鳴”兩個詞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演講聲音鸛鳴,讓人印象深刻。
2. 這首詩表達了他內心的鸛鳴之志。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鸛鳴”這個成語聯想到一只鸛鳥在高山上鳴叫的場景,想象它的聲音洪亮激昂,表達出豪情壯志的意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了解更多與豪情壯志相關的成語,如“壯志凌云”、“雄心壯志”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他的聲音像鸛鳴一樣響亮,大家都被他的演講吸引住了。
2. 初中生(13-15歲):他的鸛鳴之志讓他在比賽中勇往直前,最終獲得了第一名。
3. 高中生(16-18歲):他的鸛鳴之聲讓全場沸騰,每個人都被他的激情所感染。
4. 大學生及以上:他的鸛鳴之志使他成為了一名杰出的領導者,帶領團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