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民
基本解釋
安民,使人民安定。語出《周禮·天官·小宰》:“二曰教職,以安邦國,以寧萬民,以懷賓客。”《淮南子·泰族訓》:“故為治之本,務在寧民,寧民之本,在於足用?!薄端螘の涞奂o中》:“民懷思本之心,經略之圖,日不暇給,是以寧民綏治,猶有未遑?!?/p>
成語(Idiom):寧民(níng mín)
發音(Pronunciation):níng mí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關心百姓的安危,保障人民的利益。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寧民是由動詞“寧”和名詞“民”組成的成語。寧有安撫、保護的意思,民指的是人民。寧民的基本含義是指關心百姓的安危,保障人民的利益。這個成語強調了政府應該以人民的利益為重,使人民過上安定、幸福的生活。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寧民常常用來形容政府或領導層關心人民的利益,努力保障人民的生活和權益。也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或組織關心他人的利益,積極為他人爭取福利。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寧民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尚書·周書·君陳》中,成語出自西周時期(公元前11世紀-公元前771年)的歷史文獻。這個故事講述了周文王的兒子周公旦為了保護人民的利益,積極向周文王建言,使人民得到了更好的生活。后來,寧民成為了形容關心百姓、保障人民利益的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寧民是一個動詞+名詞的結構,動詞“寧”表示安撫、保護,名詞“民”表示人民。寧民的結構簡潔明了,意義明確。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政府應該寧民為重,為人民謀福祉。
2. 這個組織一直寧民,關心弱勢群體的權益。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記憶寧民這個成語的意思和故事起源來幫助記憶??梢韵胂笾芄╆P心人民的形象,以及他為人民爭取福利的情景。也可以將寧民與“關心人民”、“保障利益”等詞語聯系起來,形成聯想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寧民相關的成語,如寧死不屈、民生凋敝等。也可以學習關于保障人民利益的法律法規,了解政府在保障人民權益方面的政策和措施。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小學生:政府應該寧民為重,為我們創造更好的學習環境。
中學生:我們應該學習關心他人,做一個寧民的人。
大學生:作為未來的社會精英,我們應該為寧民貢獻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