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宮
基本解釋
(1).《詩·鄘風·桑中》:“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宮。” 毛 傳:“桑中、上宮,所期之地。”后以“上宮”指美人居住之所。 漢 司馬相如 《美人賦》:“途出 鄭 衛 ,道由桑中;朝發 溱 洧 ,暮宿上宮。” 南朝 梁 江淹 《別賦》:“桑中 衛 女,上宮 陳 娥。” 唐 王棨 《涼風至賦》:“悄絲管於上宮, 陳 娥翠斂;颭簷楹于華省, 潘 鬢霜凋。”
(2).樓館。《孟子·盡心下》:“ 孟子 之 滕 ,館於上宮。” 趙岐 注:“上宮,樓也。 孟子 舍止賓客所館之樓上也。”
(3).指天子的祖廟。《宋史·禮志二六》:“凡上宮用牲牢、祝冊,有司奉事;下宮備膳羞,內臣執事,百官陪位。”
(4).仙宮。《云笈七籤》卷二九:“ 上上禪善無量壽天王 ……治天王國朱林七寶瓊臺,乘十二玄龜飛青羽蓋,從上宮太仙玉童三十二人。”《西游補》第十三回:“原來 孫行者 石匣生來,不曾曉得自家八字,唯有上宮玉笈注他生日,流傳于深山秘谷之中。”
(5).用作對道觀的敬稱。《西游記》第三三回:“我還得走路,將馬讓與你騎一程,到你上宮,還我馬去罷。”
(6).古樂調名。《國語·周語下》:“王以二月癸亥夜陳,未畢而雨。以夷則之上宮畢,當辰。辰在戌上,故長夷則之上宮,名之曰羽。” 韋昭 注:“上宮,以夷則為宮聲。”
成語(Idiom):上宮
發音(Pronunciation):shàng gō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在官場上升到高位,擔任重要職務。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上宮一詞源于古代宮廷制度,宮廷中分為上、中、下三宮,上宮是最高的地位。因此,“上宮”成語的基本含義是指在官場上升到高位,擔任重要職務。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這個成語通常用于描述某人在官場上的晉升或升遷情況,可以用來形容某人取得了重大的成就或獲得了高位的職位。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關于“上宮”成語的具體故事起源并不明確,但可以從古代宮廷制度中找到相關的背景。在古代,宮廷中的人員按照地位和職責被分為上、中、下三宮,上宮地位最高,負責最重要的事務。因此,“上宮”成語可能是受到了古代宮廷制度的影響而產生的。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成語“上宮”的結構是“上”+“宮”,其中“上”表示高位,宮表示宮廷。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在政府工作多年,終于功成名就,上宮了。
2. 這位年輕的官員憑借自己的才華和努力,很快就上宮了。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上宮”成語與宮廷制度聯系起來,想象自己成為了宮廷中的重要人物,從而記住它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官場、政治、宮廷相關的成語,例如“官運亨通”、“權傾朝野”等,以加深對中國文化和歷史的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說,只要努力學習,我們將來也可以上宮,成為國家的棟梁之才。
2. 初中生:我希望將來能夠上宮,為國家做出重要的貢獻。
3. 高中生:為了實現自己的理想,我要努力學習,爭取將來能夠上宮,為國家的發展貢獻力量。
4. 大學生:在職場上,只有不斷努力,才能有機會上宮,實現自己的人生目標。
5. 成人:經過多年的辛勤工作,我終于得到了上宮的機會,我會珍惜這個機會,為社會做出更多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