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徼
基本解釋
古代稱南方的邊疆。 晉 崔豹 《古今注·都邑》:“南方徼色赤,故稱丹徼,為南方之極也。” 唐 駱賓王 《從軍中行路難》詩之一:“蒼江緑水東流駛,炎洲丹徼南中地。”《舊唐書·辛替否傳》:“ 韋月將 受誅於丹徼, 燕欽融 見殺於紫庭。” 明 楊慎 《送祝文安知楚雄府》詩:“ 禺山 閣道盤丹徼, 岷水 牂牁帶黝溪。”
成語(Idiom):丹徼
發音(Pronunciation):dān jiǎo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人的容貌美麗動人。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丹徼是一個形容詞,用來形容人的容貌美麗動人。其中,“丹”指的是紅色,代表美麗的臉龐;“徼”指的是光潔、美好,代表人的容貌美麗動人。這個成語形象地描述了一個人容貌的美麗和吸引力。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丹徼這個成語通常用于贊美女性的美麗容貌,可以用于形容女性的面容、姿態等方面的美麗。在文學作品、口語交流、贊美詩歌等方面都可以使用這個成語。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后漢書·李密傳》中有一則故事,講述了李密的容貌非常英俊美麗,被稱為“李丹徼”。后來,人們就用“丹徼”來形容美麗的容貌。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形容詞 + 名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她長得丹徼絕倫,是一個美麗的女孩。
2. 這位演員的容貌丹徼,深受觀眾喜愛。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丹徼”聯想為紅色的臉龐,紅色代表美麗,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其他類似形容美麗的成語,如“容光煥發”、“閉月羞花”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她的笑容丹徼,就像一朵美麗的花。
2. 初中生:她的容貌丹徼,讓人無法移開視線。
3. 高中生:她丹徼的容顏,仿佛從古畫中走出來。
4. 大學生:她的丹徼容貌吸引了無數人的目光。
5. 成人:她的丹徼容顏讓人心生敬佩和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