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壑
基本解釋
(1).指大海。 三國 魏 曹植 《與吳季重書》:“食若填巨壑,飲若灌漏巵。” 北齊 祖珽 《望海》詩:“登高臨巨壑,不知千萬里。” 唐 岑參 《精衛》詩:“西山木石盡,巨壑何時平。”
(2).深溝大谷。 唐 王勃 《深灣夜宿》詩:“津涂臨巨壑,村宇架危岑。” 宋 朱熹 《臥龍之游》詩:“邀君 康山 游,聽此巨壑淙。” 清 顧炎武 《五臺山記》:“其山雨夜時吐火燄。《易》曰:‘澤中有火革。’深山巨壑無佛處亦往往有之,不足辨。”
成語(Idiom):巨壑
發音(Pronunciation):jù hè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深不可測的大溝壑,也比喻巨大的差距。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巨壑是由“巨大”和“壑(溝壑)”兩個詞組成的成語。它的基本含義是指非常深不可測的大溝壑,形容地勢險要,難以逾越。在引申義中,巨壑還指差距非常大的兩個極端,比喻事物之間的差異極大,無法彌合。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巨壑常用于形容兩者之間的差距極大,難以逾越的情況。可以用來形容社會階層的差距、學術水平的差異、經濟發展的差距等。例如,我們可以說“他們的財富差距如同巨壑一般,無法彌合”。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巨壑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中國古代的傳說故事《伯夷列傳》。伯夷和叔齊是兩個兄弟,他們在家境貧寒的情況下,堅守道德原則,拒絕吃周朝的盛宴,選擇了吃草根和樹皮來維持生活。因為他們堅守自己的原則,被人們稱為“賢人”。后來,他們兄弟倆的命運發生了巨大的轉變,伯夷被封為大夫,而叔齊卻被貶為奴隸。這個故事告訴人們,伯夷和叔齊之間的命運差距如同巨壑一般,無法逾越。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巨壑是一個形容詞+名詞的結構,形容詞“巨大”修飾名詞“壑”。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們的年齡差距如同巨壑一般,無法相互理解。
2. 這個社會的貧富差距如同巨壑一般,需要我們共同努力來縮小。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憶巨壑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非常深不可測的大溝壑,兩邊的高山陡峭,無法逾越。這樣的形象可以幫助記憶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巨壑相關的成語,例如“天壤之別”、“天淵之別”等,以加深對巨壑這個成語及其相關成語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和我的朋友的英語水平差距如同巨壑一般,他總是能得到更高的分數。
2. 初中生:這個城市的發展速度和農村的差距如同巨壑一般,我們應該努力改變這種情況。
3. 高中生:他們的家庭背景和我們的差距如同巨壑一般,我們應該努力向上,改變自己的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