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糜
成語(Idiom):灰糜(huī mí)
發音(Pronunciation):huī mí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事物破敗、毀壞的樣子。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灰糜指的是物體因為受到破壞、摧毀或者遭受災難等原因而變得破敗不堪的樣子。這個成語形象地描述了事物被毀壞后的凄慘景象。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描述自然災害、戰爭、疾病等造成的破壞和毀滅,也可以用來形容人的精神狀態或者外貌的破敗。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左傳·僖公二十九年》中記載了一個故事。故事中,楚國的大夫呱牟因為失去官職而感到很失意,他的朋友問他:“你失去官職后的樣子如何?”呱牟回答說:“我原來是一顆明珠,現在卻變成了灰糜。”這個故事把失去地位和名譽的人比作被毀壞的珠寶,從而引申出了灰糜這個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灰糜是一個形容詞的組合,表示物體破敗、毀壞的樣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座古老的建筑經歷了戰火洗禮后,變得灰糜不堪。
2. 那個曾經風光無限的明星,如今已經老態龍鐘,一副灰糜的樣子。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來記憶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珍貴的寶石被摧毀后變成了一堆灰燼,形象地表示物體被毀壞的樣子。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了解其他類似含義的成語,比如“面目全非”、“破爛不堪”等,以擴展對這類成語的理解和應用。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房子被地震摧毀后,變得灰糜不堪。
2. 初中生:他的外貌破敗不堪,看起來灰糜極了。
3. 高中生:這個曾經輝煌的帝國如今已經灰糜一片,不復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