槀砧
成語(Idiom):槀砧
發(fā)音(Pronunciation):gǎo zhē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比喻心地善良、性格純樸的人。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槀砧是一個由兩個字組成的成語,槀指的是木料,砧指的是砧板。槀砧原指制作砧板的木料,由于木料純樸耐用,所以比喻心地善良、性格純樸的人。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槀砧常用于形容一個人的品德和性格,贊美一個人善良、純樸、耐人尋味的品質(zhì)。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槀砧最早出現(xiàn)在《后漢書·董仲舒?zhèn)鳌分械囊痪湓挘骸皹傉柚鳎瑹o所不用。”意思是槀砧這種木料的器具,可以用來制作各種東西。后來,人們將槀砧引申為比喻性格純樸、善良的人。
成語結(jié)構(gòu)(Structure of the Idiom):槀砧是一個形容詞性的成語,由兩個字組成,槀砧。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是個槀砧的人,從不計較個人得失。
2. 她的善良純樸的性格讓人感動,真是個槀砧。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槀砧”形象化,想象成一個純樸的木料制作的砧板,在腦海中形成一個鮮明的形象,以幫助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類似的成語,如“木人石心”、“金石為開”等,以拓展對純樸善良品質(zhì)的描述。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幼兒園學生:小明是個槀砧,經(jīng)常幫助別人。
2. 小學生:她的性格像槀砧一樣純樸善良。
3. 初中生:他的善良純樸的品質(zhì)讓人欽佩,真是個槀砧。
4. 高中生:槀砧這個成語形容了一種純樸善良的人格特質(zh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