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若
基本解釋
◎ 蘭若 lánruò
[temple] 寺廟,即梵語“阿蘭若”的省稱
蘭若山高處,煙霞障幾重。——杜甫《謁真諦寺禪師》
詳細解釋
(1).蘭草與杜若。皆香草。《文選·顏延之<和謝監靈運>》:“芬馥歇蘭若,清越奪琳珪。” 李周翰 注:“蘭若,香草。” 唐 李白 《題嵩山逸人元丹丘山居》詩:“爾能折芳桂,吾亦采蘭若。” 唐 劉禹錫 《送王師魯協律赴湖南使幕》詩:“ 楚 水多蘭若,何人事擷芳。”
(2).指寺院。梵語“ 阿蘭若 ”的省稱。意為寂凈無苦惱煩亂之處。 唐 杜甫 《謁真諦寺禪師》詩:“蘭若山高處,煙霞嶂幾重。” 宋 王安石 《次韻張子野<竹林寺>》之一:“青鴛幾世開蘭若,黃鶴當年瑞卯金。” 清 孫枝蔚 《登赤城山》詩:“下巖地勢稍寬平,無數松竹遶蘭若。”
成語(Idiom):蘭若
發音(Pronunciation):lán ruò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人的品德高尚,具有高潔的氣質。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蘭若是由“蘭”和“若”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其中,“蘭”指蘭花,象征高雅和純潔;“若”指像、如同。蘭若合起來表示像蘭花一樣高雅純潔的意思。用來形容人的品德高尚,具有高潔的氣質。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蘭若這個成語多用于褒義,形容人的品德高尚,具有高雅純潔的氣質。常用于贊美有道德修養和高尚品質的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蘭若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左傳·襄公二十四年》。當時,魯國有位叫蘭陵的人,他的品德高尚,清廉正直,深受人們的敬重。后來,人們用“蘭若”來形容具有高尚品德的人。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蘭若是一個形容詞短語,由兩個漢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品德高尚,真是個蘭若之人。
2. 她舉止端莊,言談舉止都很蘭若。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蘭花的高雅和純潔來記憶蘭若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人的品德和氣質如同蘭花一樣高雅純潔。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品德和氣質相關的成語,如“風度翩翩”、“德高望重”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是一個蘭若之人,總是很關心我們的學習和生活。
2. 初中生:我希望自己能夠成為一個蘭若之人,做一個有高尚品質的人。
3. 高中生:他的言談舉止都很蘭若,給人一種很大氣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