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鄂
基本解釋
節操蹇愕。鄂,通“ 諤 ”。《文選·馬融<長笛賦>》:“ 蒯聵 能退敵, 不占 成節鄂。” 李善 注:“《字林》曰:‘鄂,直言也。’謂節操蹇鄂而不怯懦也。”
成語(Idiom):節鄂(jié è)
發音(Pronunciation):jié è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節儉、節約。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節鄂是指節儉、節約的意思。節鄂強調在物質生活中要節省,不浪費。它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重要價值觀之一,也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之一。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節鄂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生活簡樸、不奢華,或者形容一個組織或國家在資源利用上精打細算。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節鄂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論語》中,是孔子的弟子子路提出的。子路問孔子:“鄂是鄂君也,鄂而不淫。”孔子回答說:“鄂是節儉、節約的意思,鄂而不淫意味著要節約而不奢侈。”后來,節鄂成為了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節鄂是由兩個漢字組成的,節和鄂。節表示節約、節儉,鄂是古代的一個國名,代表不奢侈、不淫亂。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一直過著節鄂的生活,從不浪費。
2. 這個組織一向注重節鄂,非常注重資源的合理利用。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節鄂的發音jié è與“節約”進行聯想,幫助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其他重要價值觀,如孝順、忍耐等,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應用節鄂。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們要學會節鄂,不浪費食物和水。
2. 初中生:為了環保,我們應該從小事做起,從家庭開始節鄂。
3. 高中生:節鄂不僅僅是在物質上的節約,也包括時間和精力的合理利用。
4. 大學生:大學生活中要懂得節鄂,不鋪張浪費,為自己的未來打下堅實的基礎。
希望這個關于“節鄂”的學習指南能幫助你更好地理解和應用這個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