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相
基本解釋
上天佑助。《醒世恒言·獨孤生歸途鬧夢》:“自古道:吉人自有天相。” 羅正緯 《灤州革命紀實初稿》:“天相 中國 ,斬彼 清 祚。” 魯迅 《中國小說史略》第二篇:“由于天授,或有天相者, 簡狄 吞燕卵而生 商 , 劉媼 得交龍而孕 季 ,皆其類也。”
成語(Idiom):天相(tiān xiàng)
發音(Pronunciation):tiān xià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人的相貌或特征在外部表現上與內在品質相符合。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天相一詞中的“天”指內在的天賦和品質,“相”指外在的相貌和特征。這個成語強調一個人的外貌和內在應該相互匹配,即一個人的外在表現應該與其內在品質一致。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可以用于形容一個人的外貌與其品質相符合,或者形容一個人的外貌與其內在差距較大的情況。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論語·子路》中有一段話:“子路問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子路曰:“敢問死。”子曰:“未知生,焉知死?”子路說:“有人能知死,有人不能知生嗎?”子曰:“惡乎不知,天何言哉!四時行乎其正,百物皆獲其生,而況于人乎?天相也。”這段對話中,孔子強調了天賦和命運的重要性,認為天賦決定了一個人的相貌和特征,因此人的相貌和內在應該相互匹配。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語 + 天相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聰明才智和他聰明的外貌相符合,真是天相。
2. 她的善良和她美麗的外貌相符合,是個天相的人。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天相”的發音與“天上的相貌”聯想,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相貌、品質相關的成語,如“人不可貌相”、“相由心生”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他的笑容和他友好的舉止相符合,是一個天相的人。
2. 初中學生(13-15歲):他的外貌和他的自信相符合,是一個天相的人。
3. 高中學生(16-18歲):她的外貌和她的才華相符合,是一個天相的人。
4. 大學生及以上(18歲以上):他的謙遜和他的成就相符合,是一個天相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