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真
基本解釋
確實;名符其實。《魏書·釋老志》:“上師 李君 手筆有數篇,其餘,皆正真書曹 趙道覆 所書。” 唐 白居易 《詠家醞十韻》:“常嫌竹葉猶凡濁,始覺榴花不正真。” 郭沫若 《論詩三札》:“詩--不僅是詩--是人格的表現,人格比較圓滿的人才能成為正真的詩人。”
成語(Idiom):正真(zhèng zhēn)
發音(Pronunciation):zhèng zhē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真實、真正的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正真表示事物的真實、真正的本質或狀態。它強調了事物的真實性和不虛假。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正真常用于描述人的品質、行為或事物的本質。它可以用來表達某人或某事物真實可信的特點,也可以用來強調某人或某事物與眾不同的真正本質。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正真這個成語的起源并沒有特定的故事,它是由“正”和“真”兩個字組成的,分別表示真實和真正的含義。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正真是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沒有特定的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話雖然簡單,但是每一句都是正真的。
2. 這個音樂家的演奏技巧非常高超,他的音樂是正真的藝術。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正真”與“真實”和“真正”這兩個近義詞聯系起來,幫助記憶其基本含義。此外,可以通過使用這個成語來描述人的品質或事物的本質來幫助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真實性相關的成語,如“真相大白”、“真假莫辨”等。同時,也可以學習與“正真”相反的成語,如“虛假”、“偽善”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的朋友是一個正真的人,他從不說謊。
2. 初中生:在這個競爭激烈的社會中,只有正真的努力才能取得成功。
3. 高中生:只有正真的友誼才能經得起時間的考驗。
4. 大學生:科學研究需要正真的數據和實驗結果來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