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草
基本解釋
茂密的草。《詩·小雅·湛露》:“湛湛露斯,在彼豐草。” 漢 劉向 《說苑·叢談》:“茂木豐草,有時而落。” 宋 歐陽修 《浮槎山水記》:“至於蔭長松,藉豐草,聽山溜之潺湲,飲石泉之滴瀝,此山林者之樂也。” 清 孫枝蔚 《平原君》詩:“豐草猶能斃豫章,高才多困眾人旁。”
成語(Idiom):豐草
發音(Pronunciation):fēng cǎo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豐富、茂盛的草木。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豐草是由形容詞“豐”和名詞“草”組成的成語。其中,“豐”表示豐富、茂盛,“草”表示草木。豐草形容草木茂盛、豐富繁榮的景象。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通常用來形容自然界中的草木景象,也可以用來形容某個地方或某個季節的景色十分美麗、繁榮。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后漢書·楊震傳》中有這樣一個故事:楊震在官場上品行端正,不與奸邪之人交往,因此被人誣告。丞相李膺派人給楊震送了一車草,楊震接受后并沒有生氣,反而說:“豐草之恩,豈可忘記!”意思是不管是好事還是壞事,都要心懷感激。后來,人們就用“豐草”來比喻對別人的恩惠和好意要銘記在心。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形容詞+名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春天來了,豐草滿地,景色十分美麗。
2. 這片土地上的豐草給人一種繁榮的感覺。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豐草”想象成一片郁郁蔥蔥的草原,草木茂盛,景色美麗,這樣可以更容易記住它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深入學習其他與自然景物相關的成語,如“蓬萊”、“綠草如茵”等,以擴大詞匯量和理解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小學生(6-12歲):春天來了,豐草滿地,我們可以在草地上玩耍。
初中生(13-15歲):這片土地上的豐草給人一種繁榮的感覺,真是一片美麗的景象。
高中生(16-18歲):在這個城市里,豐草滿地的景象已經很少見了,我們應該更加珍惜自然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