漏窮
成語(Idiom):漏窮
發音(Pronunciation):lòu qió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貧窮到了極點,已經沒有一點財物剩余。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漏,指房屋漏水,窮,指貧困。比喻貧窮到了極點,沒有任何財物剩余。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用于形容一個人貧窮到了極點,沒有一點財物剩余的情況。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晉書·劉毅傳》記載了劉毅的故事。劉毅是晉朝時期的一位官員,他非常清廉正直,不貪污受賄。因此,他在官場上沒有積累任何財富。有一天,劉毅的家里發生了漏水的情況,他無力修理,只好用鍋子接水。他的鄰居看到后,問他為什么不修理房屋。劉毅回答說:“我已經漏窮了,沒有多余的財物來修理房屋了。”從此以后,人們就用“漏窮”來形容一個人貧窮到了極點,沒有一點財物剩余。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漏窮是由兩個漢字組成的四字成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家非常漏窮,連一套干凈的衣服都沒有。
2. 這個地方非常落后,很多人都漏窮了。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憶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房屋漏水的場景,然后再想象一個人窮困潦倒的樣子,這樣就能夠記住漏窮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其他與貧窮相關的成語,如“一貧如洗”、“一貧如洗”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8歲):他家非常漏窮,連一塊零花錢都沒有。
2. 初中生(14歲):這個地方非常漏窮,很多人都沒有機會上學。
3. 高中生(17歲):他的家境非常漏窮,不能給他提供更好的教育資源。
4. 大學生(20歲):他父母一直漏窮,但他通過努力學習,獲得了獎學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