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婦辭
基本解釋
亦作“ 幼婦詞 ”。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捷悟》:“ 魏武 嘗過 曹娥 碑下, 楊修 從碑背上見題作‘黃絹幼婦外孫齏臼’八字…… 修 曰:黃絹,色絲也,於字為絶;幼婦,少女也,於字為妙;外孫,女子也,於字為好;齏臼,受辛也,於字為辭。所謂絶妙好辭也。”后泛指極好的詩文。 明 王世貞 《項子出新編索序余病未能諷詠來美聊成短述》詩:“浮名人自惜,孤調晚堪疑。欲定《三都》價,難評幼婦辭。” 清 黃遵憲 《己亥續懷人詩》:“平生著述老經師,絶妙文章幼婦詞。”
成語(Idiom):幼婦辭
發音(Pronunciation):yòu fù cí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年幼的婦女離開家庭,出外謀生。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幼婦辭是一個四字成語,由“幼婦”和“辭”兩個詞組成。幼婦指年幼的婦女,辭表示離開。這個成語的含義是指年幼的婦女離開家庭,出外謀生。它形容年紀輕輕的女子離開家庭,獨自承擔起生計的責任。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幼婦辭常用在描述年輕女性離開家庭,獨立謀生的情景中。可以用于講述女性在追求事業、學業或其他目標時,離開家庭,獨自面對困難的情況。也可以用于形容女性獨自承擔起家庭責任,不依賴他人的情況。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中國古代,據說是出自《晉書·王衍傳》。故事中,王衍的妻子年幼而美麗,但他因為政治原因被迫離開家鄉,留下了年幼的妻子。妻子在外面獨自謀生,承擔起家庭的責任,最終取得了成功。這個故事成為了后來形容年輕女性離開家庭,獨立謀生的典故。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幼婦辭是一個四字成語,結構為“形容詞+名詞+動詞”。其中,“幼婦”為形容詞,表示年幼的婦女;“辭”為動詞,表示離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她年紀輕輕就幼婦辭,獨自去大城市打拼。
2. 這個故事講述了一個年幼的婦女幼婦辭,獨自承擔起家庭的責任。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幼婦”想象成一個年輕漂亮的女子,而“辭”則表示離開。通過想象一個年輕的女子離開家庭,獨自謀生的情景,來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關于中國古代女性的故事,如《古今女子圖》等,可以更好地理解幼婦辭這個成語的背景和含義。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年齡:8歲):她年紀輕輕就幼婦辭,獨自去外地讀書。
2. 初中生(年齡:14歲):這個故事講述了一個年幼的婦女幼婦辭,獨自承擔起家庭的責任,照顧弟弟妹妹。
3. 高中生(年齡:17歲):她畢業后幼婦辭,獨自去大城市尋找更好的就業機會。
4. 大學生(年齡:20歲):她幼婦辭,獨自去國外留學,追求更高的學術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