憤踴
成語(Idiom):憤踴
發音(Pronunciation):fèn yǒ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憤怒到極點,躍躍欲試的樣子。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憤踴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憤意為憤怒,踴意為躍躍欲試。憤踴形容一個人因憤怒而充滿激情,急于行動,表現出強烈的憤怒和決心。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憤踴常用于描述在面對不公正、不滿意的事情時,內心充滿憤怒和決心的狀態。可以用于形容個人或團隊對于不公平待遇的強烈反應,以及積極行動的態度。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晉書·王羲之傳》中有一則故事,講述了東晉時期著名書法家王羲之在一次擔任監察御史的職務時,勇敢地揭發了一位官員的貪污行為。當他在朝廷上揭發時,他的憤怒和決心使他的身體不受控制地跳動起來,形成了憤踴的姿態。這個故事被后人用來形容憤怒和決心的狀態。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憤踴是一個由兩個形容詞組成的成語,結構簡單明了。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面對不公正的待遇,他憤踴而起,決心爭取自己的權益。
2. 她聽說了那個令人氣憤的消息后,憤踴地表示要為受害者伸張正義。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憤怒”和“躍躍欲試”聯想在一起來記憶這個成語。想象一個人因為憤怒而充滿激情,躍躍欲試地要行動起來,這樣可以幫助記憶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含有形容詞的成語,比如“喜出望外”、“驚喜交加”等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對我們不公平對待,我們憤踴地要求公平。
2. 初中生:聽到那個令人氣憤的消息,我憤踴地表示要為受害者伸張正義。
3. 高中生:面對社會的不公平,我們憤踴而起,決心改變現狀。
4. 大學生:看到那個令人氣憤的新聞報道,我憤踴地要求政府采取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