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城
基本解釋
(1).土筑之城。《漢書·陳湯傳》:“土城外有重木城,從木城中射,頗殺傷外人。”《宋史·叛臣傳下·李全》:“ 全 走土城,官軍躡之,蹂溺甚眾。”
(2).指以泥土筑城的游戲。 明 謝肇淛 《五雜俎·人部一》:“土城竹馬,兒童樂也;金翠紈綺,婦人樂也。”
(3).地名。 漢 袁康 《越絕書·越絕外傳記地傳》:“ 美人宮 ,周五百九十步,陸門二,水門一,今 北壇 利里丘 土城 , 句踐 所習教美女 西施 、 鄭旦 宮臺也。” 張宗祥 校注引《名勝志》:“今 五云門 外有 土城村 、 西施里 ,是其遺跡。”《東周列國志》第八一回:“ 句踐 親送美人別居 土城 ,使老樂師教之歌舞,學習容步,俟其藝成,然后敢進 吳 邦。”
(4).城名。廢址在今 北京市 德勝門 外。相傳為古 薊州 遺址。亦曰 薊丘 。《明史·趙榮傳》:“ 也先 遂犯京師,奉上皇登 土城 ,邀大臣出迓。”
成語(Idiom):土城
發音(Pronunciation):tǔ ché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簡陋的城墻,也用來比喻粗糙、簡陋的建筑或事物。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土城是由土坯、石塊等簡單材料建造而成的城墻。這種城墻往往不夠堅固,容易被攻破。因此,“土城”一詞也常用來形容簡陋、粗糙、不牢固的建筑或事物。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土城一詞可用于形容各種不夠堅固、不夠精致的事物,如土墻、土屋、土橋等。也可用來形容簡單、粗糙的行為或方法,例如土辦法、土匪等。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沒有明確的故事起源,但“土城”一詞的使用可以追溯到古代,用來形容簡陋的城墻和建筑。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形容詞 + 名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小村莊的房屋都是土墻土屋,真是個土城。
2. 這個項目的計劃太簡陋了,簡直就是個土城。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來記憶“土城”一詞。想象一個由泥土和石塊堆砌而成的城墻,它簡陋而不牢固,容易被攻破。這樣的城墻就像一個“土城”,幫助你記住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土城”相關的成語,如“土木堡壘”、“土崩瓦解”等,了解它們的含義和用法。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們家的房子很簡陋,像一個土城一樣。
2. 初中生:那個項目的計劃太簡單了,簡直是個土城。
3. 高中生:這個城市的基礎設施過于簡陋,像一個土城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