撇末
成語(Idiom):撇末
發音(Pronunciation):piě mò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撇:斜向下彎曲;末:尾巴。形容寫字時筆勢斜而且末尾下垂,字跡潦草。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撇末是指寫字時筆勢斜向下彎曲,末尾下垂的樣子。用來形容字跡潦草、不工整、不規范。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撇末常用來形容字跡潦草,可以用于批評別人的字跡不工整,也可以用于自嘲自己的字跡不好。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晉書·葛洪傳》中記載了一個寓言故事,講述了一個書生因為字跡潦草而被老師責備的故事。這個故事中,書生寫字時撇末橫飛,字跡非常難看,被老師批評為“撇末橫飛”。后來,這個成語就流傳開來,用來形容字跡潦草。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要由兩個漢字組成,構成了一個形象生動的比喻。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寫字的時候總是撇末橫飛,字跡非常難看。
2. 老師看了我的作業,批評我寫字撇末太多,需要認真改正。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撇末”與“字跡潦草”聯系在一起進行記憶,想象一個人寫字時,筆勢斜向下彎曲,末尾下垂,字跡潦草不工整的樣子。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相關的字跡規范和書法知識,提高自己的書寫水平。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的同桌寫字撇末太多,老師都看不清楚。
2. 初中生:我寫字的時候經常撇末橫飛,老師總是批評我字跡不工整。
3. 高中生:這個考試卷子上的字跡撇末太多,看得我眼都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