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獻
基本解釋
九次獻酒。 周 天子接待上公朝聘的享禮?!?a href="/r_ci_d180d23c2351d6de8f1fe808c55a5e23/" target="_blank">周禮·秋官·大行人》:“上公之禮……饗禮九獻。” 賈公彥 疏:“九獻者,王酌獻賓,賓酢主人,主人酬賓,酬后更八獻,是為九獻。”《國語·晉語四》:“﹝ 晉文公 ﹞遂如 楚 , 楚成王 以 周 禮享之九獻?!?韋昭 注:“九獻,上公之享禮也。”宗廟祭祀亦用此禮。 唐 褚亮 《宗廟九德之歌辭》:“禮終九獻,樂展四懸?!薄端问贰ざY志十一》:“古者宗廟九獻,皇及后各四,諸臣一。自 漢 以來為三獻,后無入廟之事,沿襲至今?!?/p>
成語(Idiom):九獻
發(fā)音(Pronunciation):jiǔ xià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一個人或團體表現(xiàn)出極高的忠誠和奉獻精神。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九獻源自《左傳·襄公二十三年》:“王使人問九獻與其臣。”九獻指的是九種不同的珍寶或禮物,是古代對國君或貴族表示忠誠和奉獻的一種方式。后來,這個成語被引申為形容一個人或團體表現(xiàn)出極高的忠誠和奉獻精神。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九獻常用于形容對國家、事業(yè)或集體有著極高忠誠和奉獻精神的人或團體??梢杂糜诒頁P有杰出貢獻的人,也可以用于激勵自己或他人追求更高的奉獻精神。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九獻的故事起源于《左傳·襄公二十三年》中的一段記載。具體故事內(nèi)容已經(jīng)無法考證,但這個成語通過歷史的傳承,成為了形容忠誠和奉獻的象征。
成語結(jié)構(gòu)(Structure of the Idiom):成語“九獻”由兩個漢字組成,形式為形容詞+名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在國家建設(shè)中九獻自己的努力和智慧。
2. 這個團隊九獻了他們的青春和汗水,為公司的發(fā)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記憶九種不同的珍寶或禮物來幫助記憶這個成語。比如,想象一個人九次獻上不同的珍寶,象征他的忠誠和奉獻精神。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了解中國古代的奉獻文化和禮儀制度,深入理解九獻的背景和意義。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要像九獻一樣,為家庭做更多的事情。
2. 初中生:他九獻了自己的時間和精力,幫助了很多需要幫助的人。
3. 高中生:在這個競爭激烈的社會中,我們需要九獻自己的努力和才能,才能取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