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襄
基本解釋
(1).謂織女星白晝移位七次。《詩·小雅·大東》:“跂彼織女,終日七襄,雖則七襄,不成報章。” 鄭玄 箋:“襄,駕也。駕,謂更其肆也。從旦至莫七辰一移,因謂之七襄。”一說,“七襄,織文之數也。《詩》意謂望彼織女,終日織文至七襄之多,終不成報我之文章也。”見 明 周祈 《名義考·七襄》。 南朝 宋 顏延之 《夏夜呈從兄散騎車長沙》詩:“九逝非空思,七襄無成文。” 唐 康翊仁 《鮫人潛織》詩:“七襄牛女恨,三日大人嫌。” 清 鈕琇 《觚賸·石言》:“美人薄醉而酡顏,天孫七襄而錦文。”
(2).指織女星。 唐 杜審言 《七夕》詩:“天街七襄轉,閣道二神過。” 明 高濂 《玉簪記·重效》:“燈輝月朗,鵲度星橋會七襄,鸞笙鳳管吹悠揚。”
(3).指精美的織錦。 明 汪延訥 《廣陵月》第二出:“相公,這 李大人 所言非并非虛謬,真當行,怪不得製作精工絢七襄。” 清 袁枚 《隨園詩話》卷八:“ 番禺 何夢瑤 工詼諧,為催租吏所窘,戲為<牛郎贈織女>云:‘巧妻常為拙夫忙,多謝天孫製七襄。舊借聘錢過百萬,織來云錦可能償?’” 吳有章 《清宮詞》:“花開 長樂 春光膩,早期寒戀七襄被。”
(4).謂反復推敲。 宋 范成大 《新作景亭程詠之提刑賦詩次其韻》之二:“報章遲鈍吾衰矣,終日冥搜謾七襄。”
(5).指反復推敲寫成的詩文。 清 龔自珍 《南歌子·自題近詞卷尾》詞:“七襄報我定何年?且喜南樓好夢七分圓。”
成語(Idiom):七襄(qī xiāng)
發音(Pronunciation):qī xiā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事物排列整齊,井然有序。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七襄是由“七”和“襄”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其中,“七”指的是七個,表示數量;“襄”指的是并列、整齊排列。七襄的基本含義是指事物排列整齊、井然有序。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七襄常用于形容事物的排列有序、井然有條,特別是指人們的行為舉止規矩有序。可以用于描述團隊合作、工作流程、學習方法等方面。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關于七襄的故事并不多見,但它源于中國古代的一種行軍隊列。在古代戰爭中,軍隊出征時需要排列整齊、井然有序,以便迅速行軍和作戰。七襄這個成語就是從古代軍隊行軍隊列中演變而來的。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七襄是一個形容詞短語,由兩個漢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團隊的合作非常七襄,每個人都分工明確,井然有序。
2. 他的書房整潔得七襄,每本書都放在固定的位置上。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來記憶七襄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軍隊七個人排列整齊、井然有序地行軍,這樣就能夠記住七襄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學習其他與整齊有序相關的成語,如“齊整”、“井井有條”等,可以幫助擴展詞匯量和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們班級的同學們每天排隊上課,非常七襄。
2. 初中生:我們的圖書館書架上的書都按照編號七襄地排列著。
3. 高中生:學校組織的活動中,同學們都能夠按照規定的步驟七襄地進行,非常有紀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