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香
基本解釋
(1).常綠喬木。高可達30米。木材淡黃褐色,細致,有芳香,可提煉芳香劑。也稱垂柏。 宋 梅堯臣 《龍柏》詩:“花非龍香葉飛柏,獨竊二美夸芳蕤。”
(2).硯名。 元 謝應芳 《贈董明府惠炭》詩:“硯池冰釋龍香暖,寫我朝來抱膝吟。”
(3).即龍涎香。 宋 辛棄疾 《念奴嬌》詞:“透戶龍香,隔簾鶯語,料得肌如雪。” 鄭澤 《長沙謁烈士祠》詩:“篆茲新龍香,拂彼舊蛛網。”參見“ 龍涎香 ”。
(4).御香。 元 馬祖常 《送忽都達兒著作祀岳瀆》詩:“日長東觀著書清,絳薦龍香為帝擎。”《水滸傳》第一回:“目今京師瘟疫盛行,今上天子,特遣下官齎捧御書丹詔,親奉龍香,來請天師,要做三千六百分羅天大醮,以禳天災。”
成語(Idiom):龍香
發音(Pronunciation):lóng xiā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文辭雄渾、意境高遠。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龍香是一個形容詞性成語,用來形容文辭或文章的精彩、雄壯、氣勢磅礴。它是由“龍”和“香”兩個字組成,其中,“龍”象征著雄壯、威嚴,而“香”則表示美好、芬芳。所以,“龍香”可以形容文辭的氣勢如龍,香氣四溢,意境高遠。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龍香常用于形容文學作品、演講、辭章等具有較高藝術水準和感染力的表達方式。它可以用來贊美作品的文采、氣勢和內涵,也可以用來形容演講者的口才和表達能力。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世說新語·文學》中有一則故事,講述了晉朝文學家嵇康贊揚東晉名士謝安的文章時使用了“龍香”這個成語。嵇康說:“謝安文章雄奇,不亞于古人,真是龍香呀!”從此,“龍香”便成為了一個用來形容文辭雄渾、氣勢磅礴的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龍香的結構是形容詞+名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篇詩詞真是龍香之作,讀來令人陶醉。
2. 他的演講真是龍香四溢,讓人心潮澎湃。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憶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條巨龍在空中飛舞,散發出濃郁的香氣,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這樣的聯想可以幫助你記憶“龍香”這個成語的含義和形象。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了解中國古代文學和修辭手法,學習如何運用形象的比喻和修辭來提升自己的寫作和表達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喜歡讀那些龍香的童話故事,它們讓我感到很有力量。
2. 初中生:老師講課的時候總是用龍香的語言,讓我們更容易理解和記住知識。
3. 高中生:這篇文章真是龍香之作,作者的表達方式讓我深受啟發。
4. 大學生:他的演講真是龍香四溢,每個字都充滿力量和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