割包剪柳
成語(Idiom):割包剪柳
發音(Pronunciation):gē bāo jiǎn liǔ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人的思想境界或品德修養狹窄、淺薄,不具備寬廣的胸懷和高尚的情操。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割包剪柳是由“割包”和“剪柳”兩個動作組成的成語。割包是指割包皮,剪柳是指剪柳條。包皮是柳樹的外皮,柳條是柳樹的枝條。這個成語比喻人的思想、品德或修養狹窄、淺薄,不具備寬廣的胸懷和高尚的情操。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可以用于形容那些心胸狹窄,思想固執,沒有包容心和寬廣胸懷的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割包剪柳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中國古代的一個寓言故事。相傳,有一個人在路邊看到一棵柳樹,他覺得這棵柳樹太矮了,所以就割掉了樹皮,結果柳樹死了。后來,又有一個人看到一棵柳樹,覺得這棵柳樹太長了,就剪掉了柳樹的枝條,結果柳樹變得很丑。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人的思想和品德應該寬廣高尚,不應該狹窄淺薄。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割包剪柳是由兩個動作組成的成語,割包和剪柳。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思想真是割包剪柳,一點包容心都沒有。
2. 這個人心胸狹窄,只會割包剪柳,不懂得寬容和包容。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想象一個人在割掉柳樹的包皮和剪掉柳樹的枝條來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思想、品德修養相關的成語,如“胸懷坦蕩”、“心胸寬廣”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們班上有一個同學的心胸很狹窄,老是割包剪柳,不肯和別人一起玩。
2. 初中生:有些人的思想太狹隘了,總是割包剪柳,對別人的意見從來聽不進去。
3. 高中生:大家應該心胸寬廣一點,不要像那些割包剪柳的人一樣,只顧自己的利益,不顧及他人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