摟賬
成語(Idiom):摟賬
發音(Pronunciation):lōu zhà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欠賬不還或不愿意支付欠款的行為。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摟賬是一個負面的成語,用來形容一個人不履行支付欠款的義務或故意拖延還款的行為。這個成語通常用于財務方面的情況,如借款不還、拖欠工資等。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摟賬這個成語可以用于各種商業和個人財務場景中。它可以用來批評那些不守信用的人,或者用來描述某個機構或個人故意拖欠債務的行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摟賬這個成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商業社會。據說在古代,有一位商人欠了很多債務,但他卻故意拖延還款的時間。其他商人為了追討債務,不得不親自去找他,結果卻被他拖住了。最后,這位商人被其他商人稱為“摟賬”,意思是他喜歡欠債不還。從此以后,“摟賬”就成為了一個形容不守信用、拖欠債務的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摟賬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四聲成語。其中,“摟”是一個動詞,表示欠債或不履行債務的行為;“賬”是一個名詞,表示債務或賬單。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一直摟賬,從來不按時支付欠款。
2. 這家公司摟賬已經很久了,他們總是拖欠供應商的付款。
3. 他欠了我一筆錢,可是一直摟賬不還。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憶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人手里拿著一本賬本,卻在抱著它不放,不愿意支付欠款的樣子。這個形象可以幫助記憶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與財務相關的成語,可以幫助擴展你的漢語詞匯。一些相關的成語包括:“欠債不還”、“拖欠工資”、“負債累累”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他們班上的小明老是摟賬,從來不還我借給他的鉛筆。
2. 初中生(13-15歲):這個商人一直摟賬,不愿意支付他的供應商欠款。
3. 高中生(16-18歲):這個公司摟賬已經很久了,他們一直拖欠員工的工資。
4. 大學生(19-22歲):他欠了很多債務,卻一直摟賬不還,這讓他的信用受到了嚴重損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