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相
基本解釋
(1).謂在地方上主政者。《晉書·陶侃傳》:“ 士行 望非世族,俗異諸華,拔萃陬落之間,比肩髦儁之列,超居外相,宏總上流。” 南朝 陳 徐陵 《為貞陽侯重與王太尉書》:“一則二則,惟在大賢,外相內相,終當相屈。” 元 葉森 《<金樓子>序》:“早攝神州,晚居外相。”
(2).指人顯露于外的狀貌。 元 石德玉 《紫云庭》第三折:“外相兒行戶小可,就里最胸襟灑落。” 元 無名氏 《替殺妻》第二折:“這婆娘外相兒真,就里哏,從然面搽紅粉,是一箇油鬀髻吊客喪門。”
近義詞
英文翻譯
1.external phase
成語(Idiom):外相
發音(Pronunciation):wài xià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外表、外貌。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外相是一個形容詞,用來描述人或物的外表、外貌。它強調了外表的美麗、漂亮或者丑陋、糟糕。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外相這個成語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或物的外表,無論是美麗還是丑陋。它可以用于日常生活中的描述,也可以用于文學作品和口語表達中。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外相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漢書·藝文志》中,用來描述人的相貌。后來,它逐漸演變為形容人或物的外表。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外相由兩個漢字組成,分別是“外”和“相”。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外相英俊,深受女孩子們的喜愛。
2. 這個房子的外相看起來很破舊,但內部卻非常豪華。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記憶外相這個成語可以通過以下方法:
1. 將“外”字與外表相連,表示外在的形象。
2. 將“相”字與相貌相連,表示外貌的美丑。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你可以通過以下方式延伸學習外相這個成語:
1. 學習其他與外貌相關的成語,如“美如冠玉”、“丑態百出”等。
2. 閱讀與外表相關的文學作品,如《紅樓夢》中對人物外貌的描寫。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她的外相很漂亮,就像一個公主一樣。
2. 初中生:這個手機的外相看起來非常時尚。
3. 高中生:他的外相雖然普通,但他的內在才華很出眾。
4. 大學生:外相并不代表一個人的全部,重要的是內在的品質。
希望這個學習指南能夠幫助你全面了解和記憶外相這個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