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硃
基本解釋
亦作“ 土朱 ”。即代赭石。一種紅色礦石,可作藥用,亦可作顏料。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金石四·代赭石》﹝釋名﹞謂代赭石亦名“土朱”。又﹝集解﹞引 崔昉 《外丹本草》云:“研之作朱色,可點書。” 清 黃宗羲 《陸汝和七十壽序》:“聚童子數十人,研土硃,授《三字經》、《千字文》以度日。”
成語(Idiom):土硃(tǔ zhū)
發音(Pronunciation):tǔ zhū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人的品行或事物的質量粗糙、不精細。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土硃是由“土”和“硃”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其中,“土”表示粗糙、不精細的意思;“硃”是一種朱砂,用于涂寫或染色。因此,土硃形容人的品行或事物的質量粗糙、不精細。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土硃常用于形容人的行為、品質或事物的質量不精細、不細致。可以用來形容手工制作的物品粗糙、粗糙的工作態度或不細心的行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關于土硃的故事起源目前尚無明確記載。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形容詞+名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手藝真是土硃,做出來的東西都很粗糙。
2. 這個工人太土硃了,做事不細心,老是出錯。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憶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人手里拿著一個粗糙的物品,上面沾滿了朱砂,表示這個人的品行或事物的質量粗糙、不精細。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形容人品行或事物質量的成語,如“粗制濫造”、“粗心大意”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這個畫得真土硃,線條都沒有畫好。
2. 初中生:他的作文寫得太土硃了,沒有什么邏輯性。
3. 高中生:這個設計太土硃了,一點創意都沒有。
4. 大學生:他的演講真是土硃,完全沒有準備。
5. 成人:這個產品的做工太土硃了,完全不值得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