寘身
成語(Idiom):寘身
發音(Pronunciation):zhì shē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暫時居留、寄身于某個地方,沒有穩定的居所。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寘身是由兩個字組成的成語,第一個字“寘”表示寄居、暫住,第二個字“身”表示身體。寘身指的是暫時寄居、寄身于某個地方,沒有穩定的居所。這個成語常用來形容沒有固定住所、沒有安身之處的人。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寘身這個成語可以用來形容流浪者、無家可歸的人,也可以用來形容游牧民族等沒有固定住所的人群。此外,寘身也可以用來形容某個人暫時寄居在別人家中或暫時居住在外地的情況。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寘身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史記·卜式列傳》中。故事講述了魏國時期,卜式因為喪失了家園,寄居在別人家中。他為了感謝主人的照顧,每天都會給主人修剪花園。后來,主人把他介紹給了魏文侯,魏文侯對他贊賞有加,最終讓他成為了大夫。從此,寘身成為了形容沒有固定住所、沒有安身之處的人的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寘身是一個動賓結構的成語,其中,“寘”是動詞,“身”是賓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流浪者在城市中寘身,尋找一片屬于自己的天地。
2. 他因為工作需要經常寘身在外地。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以下方法記憶寘身這個成語:
1. 將“寘”字聯想為暫時寄居、寄身的意思。
2. 將“身”字聯想為身體,表示個人。
3. 將“寘”和“身”兩個字組合在一起,形成具體的意思。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與“寘身”相關的成語,如“寄人籬下”、“無家可歸”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家附近有一個流浪貓,它每天都在我們家門口寘身。
2. 初中生:父母出差時,我通常會寘身在外婆家。
3. 高中生:大學生畢業后,很多人會選擇寘身在大城市尋找更好的發展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