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衡
基本解釋
喻宰輔大臣。臺,三臺星;衡,玉衡,北斗杓三星。皆位于紫微宮帝座前。 晉 陸機 《贈弟士龍》詩之一:“奕世臺衡,扶帝紫極。” 唐 楊炯 《為劉少傅等謝敕書慰勞表》:“臣等竊循愚蔽,謬荷恩私,或位聯輔弼,職在臺衡?!?王闿運 《剛直彭公墓志銘》:“雖辭圭組,卒踐臺衡?!?/p>
成語(Idiom):臺衡
發音(Pronunciation):tái hé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人的品行或行為高尚,道德修養卓越,能夠起到穩定、調和作用。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臺衡是由“臺”和“衡”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其中,“臺”指的是用于放置物品的高臺,象征高尚的品行;“衡”指的是用來稱量物品的衡器,象征穩定和調和。合在一起,形成了“臺衡”的意思,表示人的品行或行為高尚,能夠起到穩定、調和的作用。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這個成語常用于形容一個人的品行高尚,道德修養卓越,能夠在社會中發揮穩定和調和的作用??梢杂脕矸Q贊一個人的道德品質,也可以用來形容一個組織或團體的正直和公正。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這個成語最早出自于《左傳·昭公二十六年》。當時,齊國的昭公為了選拔賢才,舉行了一次考試,考察官員們的品行和能力。有一位名叫公子牟的官員,因為他的品行高尚,道德修養卓越,被昭公贊揚為“臺衡”。后來,這個成語就被用來形容品行高尚的人。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形容詞+名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品行高尚,道德修養卓越,真是個臺衡之才。
2. 這個組織的領導人非常有責任感和正直,是個真正的臺衡之人。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臺衡”這個成語與高臺和衡器聯系起來,想象一個高臺上放置著一個平衡的衡器,表示一個人的品行高尚,能夠起到穩定、調和的作用。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與道德修養和品行高尚相關的成語,如“德高望重”、“品行端正”等,可以幫助豐富詞匯量和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告訴我們要做一個臺衡之人,要有好品行。
2. 初中生:我希望將來能成為一個能夠起到穩定、調和作用的臺衡之人。
3. 高中生:我們班的班長是一個品行高尚的臺衡之才。
4. 大學生:大學生應該注重培養自己的品行修養,成為社會需要的臺衡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