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解釋
詞語解釋
shēng lóng huó hǔ ㄕㄥ ㄌㄨㄙˊ ㄏㄨㄛˊ ㄏㄨˇ生龍活虎(生龍活虎)
◎ 生龍活虎 shēnglóng-huóhǔ
[doughty as a dragon and lively as a tiger;be full of vim and vigour] 像很有生氣的蛟龍和富有活力的猛虎。比喻活潑矯健、生氣勃勃
這哪像我那生龍活虎的爸爸呀!——《一封終于發出的信》
詞語解釋
shēng lóng huó hǔ ㄕㄥ ㄌㄨㄙˊ ㄏㄨㄛˊ ㄏㄨˇ生龍活虎(生龍活虎)
形容生氣勃勃,充滿活力。多用以比喻人活潑有朝氣或文章生動有力。《朱子語類》卷九五:“只見得他如生龍活虎相似,更把捉不得。” 清 袁枚 《隨園詩話補遺》卷九:“我輩當如生龍活虎,變化不測。” 魯迅 《且介亭雜文末編·論現在我們的文學運動》:“我們需要的……是那全部作品中的真實的生活,生龍活虎的戰斗。” 魏巍 《東方》第四部第十章:“這些新來的小伙子,個個生龍活虎。”
成語詞典已有該詞條:生龍活虎
成語(Idiom):生龍活虎
發音(Pronunciation):shēng lóng huó hǔ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人或事物充滿活力和生氣。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生龍活虎源自《史記·項羽本紀》,原意是指孩童時期的項羽,他年幼時就展現出了非凡的氣質和勇氣,形容人或事物充滿活力和生氣,有著強烈的生命力。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生龍活虎常用于形容人或事物充滿活力、精力充沛、充滿生氣的狀態。可以用來形容年輕人精神飽滿、充滿活力的表現,也可以形容一項工作或計劃充滿朝氣和活力。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生龍活虎的故事起源于中國古代歷史上的項羽。項羽是中國戰國時期的一位杰出的將領,他年幼時就展現出了非凡的勇氣和氣質。他的父親曾經將他比作生龍活虎,形容他充滿了生命力和活力。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生龍活虎是一個四個字的成語,由兩個形容詞和兩個動物名稱組成。其中,“生龍”形容人或事物充滿活力和生氣,“活虎”形容人或事物有著強烈的生命力。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年輕時充滿活力,真是生龍活虎。
2. 這個團隊的成員都非常有干勁,整個團隊都生龍活虎。
3. 這個項目剛開始,大家都充滿了朝氣和活力,非常生龍活虎。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項羽年幼時的勇氣和活力,以及生龍活虎這個形象來記憶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年輕的龍和一只充滿活力的虎,形象生動。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其他相關的成語,如“龍馬精神”、“生氣勃勃”等,來擴大詞匯量和理解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的弟弟每天都生龍活虎地跑來跑去。
2. 初中生:我們班的籃球隊員都很生龍活虎,比賽時他們非常有活力。
3. 高中生:考試前,同學們都變得生龍活虎,充滿了學習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