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舍
基本解釋
(1).書館。《三國志·魏志·邴原傳》“ 原 從行” 裴松之 注引《邴原別傳》:“ 原 十一而喪父,家貧,早孤。鄰有書舍, 原 過其旁而泣。師問曰:‘童子何悲?’”參見“ 書館 ”。
(2).書房。《元史·虞集傳》:“早歲與弟 槃 同闢書舍為二室,左室書 陶淵明 詩於壁,題曰 陶庵 ,右室書 邵堯夫 詩,題曰 邵庵 。” 明 萬壽祺 《毘陵劉大過訪草堂信宿遂別》詩:“慚愧舊時書舍里,秋風廿載閉苔錢。” 清 葆光子 《物妖志·石類·石砧杵》:“﹝ 紀綱 ﹞少負大志,稍長嗜學,因葺舊廬為書舍。”參見“ 書房 ”。
成語(Idiom):書舍
發音(Pronunciation):shū shè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書店或圖書館。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書舍是由“書”和“舍”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其中,“書”指的是書籍,“舍”指的是房屋。書舍的基本含義是指書店或圖書館,是供人們閱讀學習的場所。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書舍這個成語可以用來形容一個地方有很多書籍,適合學習和閱讀。也可以用來表達對學習和閱讀的推崇和重視。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書舍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漢書·藝文志》中,記載了漢代的一位學者叫鄭玄。鄭玄是一位非常喜愛學習的人,他家里收藏了大量的書籍。因此,人們就用“書舍”來形容他的家,表示他非常熱愛學習和閱讀。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書舍是一個名詞短語,由兩個漢字組成,結構簡單明了。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家書舍有很多珍貴的古籍。
2. 我喜歡去書舍看書,那里氛圍很安靜。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的方式記住這個成語。可以想象自己走進一家書舍,周圍擺滿了書籍,你可以盡情地閱讀和學習。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如果你對中國古代文化和文學有興趣,可以深入了解中國古代的書舍文化,了解不同時期的書舍建筑和書籍收藏情況。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每周都去書舍借書看。
2. 初中生:我喜歡在書舍里獨自閱讀,感覺很安靜。
3. 高中生:這家書舍的藏書很豐富,可以滿足我各種學科的需求。
4. 大學生:我經常去大學的圖書館,那里是一個巨大的書舍,可以找到各種學術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