誠欵
成語(Idiom):誠欵(chéng kuān)
發音(Pronunciation):chéng kuā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真誠友善地款待他人。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誠欵是由“誠”和“欵”兩個字組成的成語。誠指真實、真誠,欵指款待、招待。這個成語形容人待客時真誠友善,誠懇款待,不做作,不虛偽。它強調了待人接物時應該以真誠和善意對待他人,給予他們真心的關懷和熱情的招待。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誠欵這個成語通常用來形容人待客時的態度和行為。它可以用在各種社交場合,如宴會、聚會、會議等。無論是對待朋友、親戚,還是對待客戶、同事,都應該以誠欵的態度去對待他們,展示真誠和友善的一面。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誠欵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中國古代的一位賢者。據說,春秋時期,齊國有一位名叫顏回的學者,他非常聰明才智過人,深受孔子的賞識。有一次,顏回到了一個陌生的城市,當地的一位官員聽說了他的名字,非常敬佩他的才華,便主動邀請他到家中做客。這位官員非常誠懇地款待顏回,為他準備了豐盛的酒席和舒適的住宿條件。顏回非常感激他的款待,回到后向孔子述說了這位官員的誠意和熱情,孔子便用“誠欵”這個成語來形容他的待客之道。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誠欵是一個形容詞+動詞的結構,表示用真誠的態度去招待。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對每個客人都非常誠欵,所以深受大家的喜愛。
2. 在這個賓館,服務員總是以誠欵的態度對待每一位客人。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
1. 關注成語的含義:誠欵表示真誠友善地款待他人。
2. 聯想成語的發音:誠欵(chéng kuān)可以聯想為“成款”,表示成為一種款待的方式。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
1. 學習其他與待客相關的成語,如“熱情好客”、“款待有道”等。
2. 閱讀相關的故事和文章,了解如何以誠欵的態度來對待他人。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我喜歡誠欵地對待我的朋友,讓他們感受到我的真誠和友善。
2. 初中生(13-15歲):作為學生干部,我要以誠欵的態度對待同學們,幫助他們解決問題。
3. 高中生(16-18歲):參加社會實踐活動時,我要以誠欵的心態去接觸和了解不同的人群。
4. 大學生(19-22歲):在校園里,我會以誠欵的態度對待新生,幫助他們適應大學生活。
5. 成年人(23歲以上):我在工作中會誠欵地對待客戶,給予他們最好的服務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