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猙獰面目
發音(Pronunciation):zhēng níng miàn mù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面容兇惡可怕。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猙獰面目指的是人的面容兇惡可怕,表情猙獰恐怖。形容人的表情或面容丑陋可怕,給人以恐懼之感。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這個成語常用于描寫人的面容、表情或形象,用以形容某人面容兇惡、表情猙獰,給人以恐懼之感。常見于文學作品、口語交流等場景。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據記載,這個成語最早出自《后漢書·馬援傳》。故事中,馬援是東漢末年的一位將軍,他駐守在邊境地區,經常與匈奴進行戰斗。有一次,馬援率領部隊追擊匈奴,與敵人交戰時,他的面容因戰斗而變得異常猙獰兇惡,令敵人感到恐懼。后來,人們用“猙獰面目”來形容兇狠恐怖的面容。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猙獰面目是由兩個詞組成的,猙獰和面目。猙獰形容面容兇惡,面目指的是人的面部表情或形象。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猙獰面目讓人不寒而栗。
2. 敵人逃跑時,他露出了猙獰的面目。
3. 他的猙獰面目令人心生恐懼。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與“猙獰面目”相關的形象進行聯想,如想象一個面容兇惡的人,表情猙獰可怕的樣子,以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面容、表情相關的成語,如“面目猙獰”、“面目可憎”等,以豐富詞匯和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那只惡狼的猙獰面目嚇得我不敢靠近。
2. 初中生:電影中那個反派角色的猙獰面目讓觀眾心生恐懼。
3. 高中生:他的猙獰面目暴露了他內心的邪惡和殘忍。
4. 大學生:這個恐怖片中的怪物有著猙獰面目,給人留下深刻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