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磁感應
基本解釋
當導體在磁場中運動或導體周圍磁場改變時,在導體上會產生電動勢,這種現象稱“電磁感應”。電動機、發電機、變壓器以及許多電器、儀表都利用電磁感應原理制成。《文匯報》1991.10.19:“從1831年發現電磁感應現象,到1876年發明勵磁發電機;再到1882年建立發電廠,導致電氣時代的到來。”
英文翻譯
1.【化】 electromagnetic induction
成語(Idiom):電磁感應
發音(Pronunciation):diàn cí gǎn yì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物體在電磁場中相互作用的現象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電磁感應是指當物體在電磁場中運動或變化時,會產生電磁感應現象。根據法拉第電磁感應定律,當磁場的磁通量發生變化時,導體中就會產生感應電動勢,從而產生感應電流。電磁感應是電磁學中的重要概念,被廣泛應用于電磁感應發電機、電磁感應傳感器等領域。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電磁感應的應用非常廣泛。在工業領域,電磁感應被用于發電機、變壓器、電磁感應加熱等設備中。在日常生活中,電磁感應也存在于電動牙刷、電動剃須刀、電磁爐等電器中。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電磁感應的概念最早由英國科學家邁克爾·法拉第于1831年提出。他在實驗中發現,當磁鐵在導體附近運動時,導體中會產生電流。這一發現奠定了電磁感應的基礎。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電磁感應是一個由三個漢字組成的成語,其中“電磁”表示電和磁的結合,而“感應”表示相互作用的現象。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在物理實驗中,我們學習了電磁感應的原理。
2. 這個電磁感應傳感器可以檢測到物體的距離和位置。
3. 電磁感應發電機將機械能轉化為電能。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電磁感應與電磁場中物體相互作用的概念聯系起來,以幫助記憶。可以將電磁感應想象成一個磁鐵在靠近導體時產生的電流的現象,從而形成記憶聯想。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如果你對電磁感應感興趣,可以進一步學習電磁學和電磁感應的相關知識。你可以了解更多關于電磁感應的實際應用,如電磁感應發電機、電磁感應傳感器等。你還可以學習更高級的電磁學知識,如電磁波、電磁輻射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8歲):我在物理課上學到了電磁感應的原理。
2. 初中生(14歲):我們使用電磁感應傳感器制作了一個智能小車。
3. 高中生(17歲):電磁感應是電磁學中的重要概念,被廣泛應用于發電機和電動機等設備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