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匠
基本解釋
◎ 皮匠 píjiàng
(1) [leather worker;tanner]∶用皮革制作物件的工人
(2) [cobbler]∶修理、制作皮鞋或其他皮貨者。亦稱“補鞋匠”
英文翻譯
1.(制鞋的) cobbler; shoemaker
詳細解釋
(1).制造皮革或縫制皮裘的手工業(yè)者。 清 梁章鉅 《稱謂錄·百工》:“ 徐博 世為皮匠,能為一縫裘。”
(2).舊稱制鞋或修補鞋的工匠。
成語(Idiom):皮匠
發(fā)音(Pronunciation):pí jià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一個人只擅長做一種事情,缺乏全面的才能。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皮匠是指制作皮革制品的手工藝人,專門從事皮革加工。在古代,皮匠的技藝被認為是一種獨特的技能,但他們缺乏其他技能的學習和掌握。因此,“皮匠”這個成語用來形容一個人只擅長做一件事情,而在其他方面沒有太多的才能。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專業(yè)技能單一、缺乏全面能力的人。可以用來批評那些只會做一件事情的人,也可以用來自嘲自己在某個領域的專長。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成語“皮匠”最早出現(xiàn)在《莊子·大宗師》這篇文章中。文章講述了一個皮匠被封為大宗師的故事。皮匠自詡為大宗師,他認為自己的皮革加工技藝已經(jīng)達到了無人能比的地步。然而,當他被考驗時,卻暴露了他只擅長皮革加工,其他方面缺乏才能的弱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謂結構,由“皮匠”(pí jiàng)兩個詞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是個真正的皮匠,只懂得制作皮具,其他方面一竅不通。
2. 我只懂得寫代碼,其他的事情真的一點都不會,真是個皮匠。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皮匠”聯(lián)想為一個只會做皮革制品的手工藝人。想象他在工作時只關注皮革的處理,而對其他事情視而不見。這樣的形象可以幫助記憶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通過了解其他類似的成語來擴展對于專業(yè)技能單一的人的描述,如“刻舟求劍”、“井底之蛙”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小明只會踢足球,其他的運動他一點都不會,真是個皮匠。
2. 初中生:他只會彈吉他,其他樂器他一竅不通,真是個皮匠。
3. 高中生:她只擅長數(shù)學,其他科目她一點都不懂,真是個皮匠。
4. 大學生:他只會寫代碼,其他軟件開發(fā)的知識他一竅不通,真是個皮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