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怖
成語(Idiom):振怖(zhèn bù)
發音(Pronunciation):zhèn bù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非常恐怖或令人震驚的樣子。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振怖是由形容詞“振”和動詞“怖”組成的成語。振有震動、振動的意思,怖有恐怖、可怕的意思。振怖形容的是一種非常恐怖、令人震驚的樣子,通常用來形容事物的恐怖程度極高。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振怖常用于文學作品、電影、故事等描述恐怖場面或情節的場景。也可以用于形容人的面容、表情或行為非常可怕、嚇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晉書·楊駿傳》中有一句話:“振怖于人,駭動于俗。”據說這句話是形容楊駿的威嚴和恐怖,使人們感到震驚和恐懼。后來,人們將這句話中的“振怖”作為一個成語,用來形容非常恐怖的事物。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振怖是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沒有固定的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部恐怖電影真振怖,我看得都不敢睡覺了。
2. 他的面容猙獰,令人振怖不已。
3. 這個故事的情節非常振怖,讀起來讓人毛骨悚然。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成語“振怖”與震動和恐怖的意思聯系起來,想象一個震動和恐怖的場景,這樣可以幫助記憶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恐怖相關的成語,如“驚悚”、“毛骨悚然”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那個鬼屋里的東西真振怖,我不敢進去。
2. 初中生(13-15歲):這個恐怖小說的情節非常振怖,讀起來讓人毛骨悚然。
3. 高中生(16-18歲):這部恐怖電影的特效設計得很好,場面非常振怖,觀眾都被嚇到了。
4. 大學生及以上(18歲以上):他的惡行令人振怖,大家都對他深感恐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