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把
基本解釋
成捆的草把。《阿細的先基·男女說合成一家》:“扎把倒是曬干了,可是這些扎把啊,上面曬得白生生的了,下面還是綠茵茵。”
成語(Idiom):扎把
發音(Pronunciation):zhā bǎ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人才能干、辦事能力強。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扎把是一個形容詞,用來形容一個人的能力強,能夠勝任各種工作或任務。這個成語的意思可以理解為“有本事、有能力”。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扎把一詞常常用于形容人的能力強,可以在各種工作和任務中表現出色的情況。例如,你可以說一個人是扎把的,表示他在工作中非常出色,能夠勝任各種崗位。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扎把一詞最早出現在明代馮夢龍的《喻世明言》中的《范進中舉》故事中。故事中的主人公范進是一個貧窮的書生,但他才華出眾,通過自己的努力考中了舉人。范進因為他的能力而被人們稱為“扎把范進”,意味著他有能力勝任各種工作。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扎把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第一個字“扎”表示能力強,第二個字“把”表示人。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在工作中非常扎把,能夠勝任各種崗位。
2. 這個學生學習扎把,考試成績一直名列前茅。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扎把”與一個能夠勝任各種工作的人聯想在一起來記憶這個成語。例如,想象一個有很多工具的工人,他會使用各種工具來完成任務,這個工人就是一個“扎把”的人。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如果你想進一步學習成語,可以查閱成語詞典或參考相關的故事和文章。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要努力學習,變得扎把,將來可以做很多有意義的事情。
2. 初中生:他在班級中是一個扎把的學生,經常能幫助其他同學解決問題。
3. 高中生:我希望自己能成為一個扎把的學生,為將來的大學和職業做好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