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自救不暇
發音(Pronunciation):zì jiù bù xiá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處境危急,無法自救。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自救不暇是指在面臨危險或困境時,由于種種原因,無法采取有效的自救措施。這個成語形象地表達了人們無法自救的無奈和無力感。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這個成語常常用來形容某人或某個團體在面臨困境時,無法自救的困境和無助感。可以用來形容個人、家庭、企業、國家等在面臨危機時無法應對的情況。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史記·項羽本紀》。當時,秦朝垮臺后,項羽和劉邦爭奪天下。項羽在垓下之戰中敗給了劉邦,被迫退守垓下。劉邦派人勸降項羽,但項羽堅決拒絕,最終自己選擇了自殺。這個故事中的“自救不暇”形容了項羽在戰敗后無法找到有效的自救方法。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成語“自救不暇”的結構是形容詞+動詞+副詞。其中,“自救”表示自我保護,"不暇"表示沒有時間或機會。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在這場經濟危機中,許多小企業自救不暇,紛紛倒閉。
2. 他被困在火場中,自救不暇,只能等待救援。
3. 在這次疫情中,許多人因為缺乏物資,自救不暇,感到十分無助。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成語“自救不暇”與自己遇到過的困境或危機聯系起來,形成記憶的聯結。另外,可以將“自救不暇”拆分成“自救”和“不暇”兩個部分,分別記憶其含義,然后再合并起來記憶整個成語。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困境相關的成語,如“狼狽為奸”、“窮途末路”等。同時,也可以了解一些自救的方法和技巧,以提高自身應對危機的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在游泳池里不慎落水,自救不暇,幸好救生員及時趕到。
2. 初中生:面對考試失敗,他感到自救不暇,只能努力復習下一次的考試。
3. 高中生:他的家庭遭遇了巨大的經濟困難,無法支付學費,感到自救不暇。
4. 大學生:面對就業市場的競爭,他感到自救不暇,不知道如何提高自己的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