綿弱
成語(Idiom):綿弱
發音(Pronunciation):mián ruò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柔弱無力,缺乏力量或韌性。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綿弱一詞由綿和弱兩個字組成,綿指柔軟,柔弱;弱指力量不足,脆弱。綿弱形容物體或人體本身柔軟而無力,缺乏力量或韌性。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人的體質或力量不足,也可用來形容事物的性質或狀態脆弱無力。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據說,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明代文學家馮夢龍的《喻世明言》中的故事《鐵杵磨成針》中。故事講述了一個女子為了兒子的前程,每天用鐵杵磨成針。這個故事中的“綿弱”形容了女子的堅持不懈和不屈不撓的精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綿弱是一個形容詞性成語,由兩個形容詞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體質綿弱,常常生病。
2. 這個國家的軍力綿弱,無法抵抗外敵。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綿弱”與柔軟的棉花和脆弱的弱小動物聯系起來,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
1. 可以學習相關的成語,如“脆弱”、“力量不足”等,加深對綿弱的理解。
2. 了解綿弱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使用和解釋,拓寬對該成語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的身體綿弱,不能參加激烈的運動。
2. 初中生:這個國家的經濟綿弱,需要加強發展實力。
3. 高中生:她的意志堅定,不因綿弱的條件而放棄追求夢想。